Life of Pi 电影故事耐人寻味的结尾

我看这部电影,首先是其视觉效果,然后,开始想,为什么明明是一场灾难,却有如此漂亮的场景?一个名字叫派的印度少年,在太平洋上经历了一场风暴之后,失去了家人,独自一人漂流于茫茫无际的大海,这么令人心痛的经历,却看不到他有多少的悲伤与绝望。相反,他一点也没有去想刚失去的亲人,他的脑筋全都是为了如何生存下去。没有悲伤不说,景色的变幻是你万没想到,上一景色还是凶涛恶浪;忽一然,下一景色则是:海天一色、彩色云朵倒映于如镜之海面、宁静而致远,天堂一般平和详悦,这个很突兀的画面,是完全超现实的,似乎是寓言的表达;还有那漂亮的Jerry fish,把诡异的夜晚的海洋点缀成童话的世界,成群结队的海豚乘风破浪,豪迈雄壮;那鱼跃的慢镜头,不是一般的小鱼,而是一条几十倍于主角大小的鲸鱼,那优美的身姿,伴随着流线型的水柱,在空中划出一条壮丽的弧线。我就在想,这真的吗?海上真的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吗?还是说,这只是一种夸张的想像,但即使是夸张,也是离现实不太远,因为怎么看都不像是科幻。

看到了片尾,我就没有看懂。这位小年在获救后向日本船运公司的派员讲述事情的经过,他原本的故事,不能让人相信。于是,他又讲了另一个故事,他把救生小艇上的几只动物换成了人,斑马换成了台湾水手,猴子(?)换成了他的母亲,而那只不知叫什么名字的长得像野狗的吃肉动物,则是影片中出现过的蛮不讲理的厨师,而那只孟加拉虎,则是他自己。按照片中的情节,那只吃肉动物先咬死了斑马,又攻击了猴子至死,但后来又被孟加拉虎吃掉,那么,这个重新编的故事,就变成了以下的情节:四个人困于小艇上,那厨师先是杀死了台湾水手,而后又袭击杀害了他母亲,他自己最后是制服了厨师,把他杀死,自己才得了生存下来。这两个版本,其是是类似的,但是,换成了人,听起就显得腥风血雨,毫无人性。

这个故事是采取倒述的方式展开的,年长的派在加拿大,向前来采访他的作家讲述他这个海上奇难生还的故事。讲完后,派问作家,你究竟是相信哪一个版本,作者说,我相信那个动物的版本。派说,那你就是“选择了和上帝在一起。”

看到这里,我就很纳闷,我觉得这话沉甸甸的,不知道是什么内涵。电影结束后,我还在不断地揣测这个结尾的故事。李安究竟在卖什么关子呀?你是不是想说:动物反而有人性,如那只老虎,可以与人相处患难与共;而人在极端的生存情形下,却不能共存,只能互相残杀,把其他人当成食物。

我觉得这部电影并没有给我许多的感动。在老成的派讲述故事之前,他说,“这个故事可以让你相信上帝(GOD)的存在。”我于是很期待一段轰轰烈烈震天动地的催泪情节,但是看完之后,我心想,这不外乎一只老虎加个小屁孩吗,这就能让我相信上帝啊?如果说这部电影有些感动的话,那就是那些生离死别的瞬间的刻画。比如,派在睡梦上醒来,发现船舱外雷雨交加,他看了一眼父母,都在安详地熟睡着。他于是上了甲板去感受大风大浪,或许那是他与上帝接触的途径。但转眼间,船就沉了。他就再没有见到父母了。他们死去得如些安详,就在睡梦中,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也没有说再见。说走就走了。人们的生离死别,往往就是这样的。而那只老虎,在船漂流到墨西哥岸边后,它头也不回,就跑进森林里了。这种离别,是非常残酷而真实的。比如,李安的父母一辈,当时在国共内战后逃往台湾,没想到一去就是永别,再没能踏回家乡的故土,成为永远的遗憾与失落。那种揪心的失落,那种现实的残酷,都在这种很平常不起眼的分别中产生。

过了几天,我和一位朋友吃早点,她没看过这部电影,但是在好几年前读过这部电影所依据的小说。我问她有什么看法,她说这部小说主要是讲上帝的信仰。谈着谈着,我就突然一拍大腿想起来了。对啊,这个故事的结尾,其实应该从上帝的角度来解读。其实上,派所讲的与老虎同船的故事,是他的幻觉!!这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他向日本公司的调查人员讲述的幸存者自相残杀的故事,倒是真的。而他之所以看到这些美幻的影像,是他的信仰使然,你用上帝的眼光来观察这个世界,在濒临生与死的极端的关头,就是如此诡异、神奇、迷幻而美丽。我想,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他们可能难以体会得到那种信仰的美学感受。而李安,则是花大精力,把那种宗教信仰的心理视觉用电影呈现出来。这确实是一大创新。这位少年派在那极端恶劣的生存空间里,他没有看到人类的凶残,他相信上帝,他所看到的,却是那样的美丽的世界。也就是说,那梦幻般的旅途底下,蕴含着却是惨绝人寰的真实。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这个故事,我顿时觉得这个故事非常丰满,充满张力,充满了各种层次,可以像剥洋葱一样逐个去感受。真实与虚幻,信仰与想像,凶残与和平,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从电影的整体结构来看,李安是在大力颂扬宗教信仰的正面效果。

如果从上帝的角度来读,上文中那些唐突的疑问就顿时化解了,成为逻辑性很流畅的故事了。为什么会有那个镜面如画的云彩倒影?那不正是少年派的佛性、神性或印度教性的写照吗?这是超现实主义的写法。而为什么那只猴子出现时是坐在香蕉上的?这显然是虚构的,正如片尾日本调查人员所说的,香蕉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浮力托住一只猴子。另外,为什么在海难发生后逃生时,动物能跑到救生艇上,而人却只有派一人?要知道,在风暴之前,少年派的父亲把所有的动物都锁在笼子里面,而且给它们吃了安定药。它们怎么也不可能比其他人的生存可能性大。这些不合理性,只能通过信仰的幻想来解释,而这些幻想,与现实又是柔和得很天衣无缝的,比如少年派从小就和动物生长在一起等等。少年派在讲述第二个故事时,明明把动物换成人,讲着讲着,自如至终不曾落泪的他,却流下了眼泪。这不能不说明这第二个故事并不是假的。

这个故事可以令人想像的空间太多了。如果你把那些动物与人对号入座,其他动物都可以理解,比如:那个厨师确实就是霸道,如那只食肉野兽,猴子是像她母亲。但是,少年派与那只孟加拉虎如何对得上呢?能不能这样看:老虎是派的具有原罪的惡一面,而他自己则是心中的Holy spirit(神性)?他与老虎的敌对到和平共处、到患难以共,是他的一个内心斗争的过程?一个少年,如何能够在海上驯化一只老虎,不可能啊,但如果是驯服自己内心的恶,则是可以理解的。当他和老虎饿到快死的时候,派把考虑的头枕在大腿上,抚摸它的毛发,这不正是他自觉生命到了尽头时的自怜吗?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为什么最后老虎会看都不看他一眼就消失了呢?所以,我觉得往这个方面思考的时候,也没有必要太过于寓言化,否则,这个故事就变得单调了,变成了简单的一对一的象征游戏。我喜欢这个故事有许多模棱两可的地方,说不明道不明的地方,让人回味无穷。比如说,那鲸鱼的一跃,非常壮观漂亮,却造成了派失去所有的食物。那个绿色的小岛,让派和老虎得以喘息,到夜晚却变成杀死鱼类的死人岛。宗教,对于派来说,也是处于信与不信之间,说不清楚的。他父亲在餐桌上告诫童年的派,要理性,宗教是非理性的。他父亲还告这诫他,老虎是没有人性的;然而,这些都与后来派的经验相反。这种说不清楚的关系,让电影故事的空间更加广大。

如果你相信源所讲的动物的故事,那么,你也就相信了上帝。这一点,我完全相信。这也是为什么年长的派在讲故事前说了那句话,这个故事可以让你相信上帝的存在。在信仰这一层面,李安确实是进入了信仰心理的深层,把它捣出来视觉化。这是我最最最认同的地方。在人经历大灾大难的时候,信仰最能体验其精神效应。我自己的经历,有点像童年的派一样,我也喜欢体验各种不同的宗教:印度教、佛教几种派别、基督教、天主教;与派不同的是,我是个成年人。我有信仰,但却又不太确定。相信上苍,结合自然的力量,就形成了一种梦境,而梦境在特定的情形下,就形成了我们所认为的现实。或许,可以用心理学来解释,denial,意思就是说,你不愿去相信一种你无法接受的现实。比如,有的父母不幸失去了独生子女,他们无法接受现实,就相信子女只是去外地长期出差了,而且是绝对地相信,尽管他们已办了丧事。这种心理现象就是denial。当信仰的世界与denial交叉的时候,就出现了少年派这样的虽悲惨却奇幻之旅。

苏东悦
2012年12月9日于多伦多

 

初探李安導演的風格

李安給我最大的啓發就是對自身的跨越。他拍的影片既有中文又有英文。有《喜宴》那樣的藝術化的華語電影,又能導演《感性與理性》 (Sense and Sensibility)這樣文诌诌的英國文學電影,很少有華語導演能夠做到,是很大的跨越。對於生活在海外的中國人,最清楚這種文化上的跨越是不易的。

李安如此成功,有關他的報道卻太少:至今衹有兩本專門爲他寫的書,一本是一位臺灣記者以李安的第一人稱寫的自傳《10年一覺電影夢》(2003), 另一本則是一個美國人從西方角度寫的。李安受到的關注太少,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李安的電影,我看了《感性與理性》,《臥虎藏龍》,《色戒》, 《斷背山》,《冰風暴》當然還有不那麽成功的《綠巨人》。我想通過對這些影片的理解分析來評述李安作爲導演的風格。本文分三部分, 前兩部分分析李安的兩部電影:《色戒》和《臥虎藏龍》,然後在第三部分, 結合其他的電影來試著總結出其整體的風格(Auteurism)。

           第一部分:評《色戒》

 《色戒》好看在哪裡?當然不是床戲。用“床戲”來宣傳李安的這部力作那衹是一種較低俗的商業操作。床戲是因爲情節的需要,是情感的高峰表達,而不是色情的宣揚。仔細地看那些鏡頭,就會發現其感動人的地方,是扭曲的心靈的變態宣洩。這與追求情色效果的影片是很不同的。比如《情人》這部電影把性愛拍得唯美化,可以說是情色電影。相比之下,《色戒》的床戲處理是犧牲美感而追求逼眞的,所以說不是爲了情色。就我看來,《色戒》的看點很多,而值得分析的是對影片的政治解讀。電影是一種藝術,是表現導演政治訴求的媒介。“色戒”在大陸被評爲 “漢奸電影”,我覺得這並不是眞正的政治話題。李安通過《色戒》所要表達的政治,是他對於自己,對於中國人的文化身份的思考。

老上海情結

首先,電影還原了老上海的面貌,滿足了喜歡張愛玲及老上海的觀眾。殖民主義給中國帶來災難,同時又帶來了現代的思想。30年代未的老上海雖成為日本的淪陷區,但仍然保持著殖民主義所帶來的西方精神和物質文明。老上海是一個光怪陸離的“東方巴黎”,有十裡洋場的氣派,有魔登女郎的時尚,有電影名星,有藝術。牠是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誕生的首個 “現代”大都市,是無可爭議的亞洲的中心。然而,老上海的這些繁榮稍縱即逝,張愛玲時代的男女,被後來的革命審美所取代。那種傳承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東方趣味,以及西方的一些較正面的思想啟蒙,都被革命過濾掉了。老上海就這樣消失了,成了美好的回憶。李安的父親是國民黨軍官,退居臺灣之後,老上海就成為了這批流亡的中國人對大陸回憶的最美好部分之一,這明顯影響了李安。李安曾經在美國接受採訪時落淚地說:“這是我們的過去。”李安拍這一部片,是對於“失樂園”的夢想還原。

李安爲了渲染老上海下了許多工夫:譬如影片有幾次展現上海的外景,這些外景是在馬來西亞拍的,遠遠地看上去似一副美麗的風景畫,色調很輕快,很有詩意。電影對於舊上海的美化,顯然不是衹爲了畫面好看,而是傳達出對歷史的一種態度。老上海的馬路,人力車夫,以及印度人巡捕,歐式咖啡廳,都是傾注了李安對老上海深深的懷念之情。老上海的女子,是這美好回憶的重要核心。王佳芝的衣穿,首飾,帽子,步態,神態等細節,是經通過縝密研究過老上海文化之後而設計的。湯唯能夠成為女主角,我想與她長得有點像以前上海女郎月曆上的美女有關,較圓的臉,大的眼睛,合體的旗袍。看看她唱“天涯歌女”的那一段,大有周璇的影子。老上海的市民生活,通過幾個無聊打麻將的女人,也鮮活地表現出來。老上海活現在我們的眼前。多看幾遍《色戒》,試著撇開情節,衹觀注電影對老上海的人景物象的細節描畫,就能感受到那種沉淀淀的情感。進一步想一 想,這些昔日的繁榮和動人故事都被埋葬在黑暗的地下,被人遺忘了,多麽遺憾啊。

戒色的多重含義

色戒這個名稱並不是隨意用的。色戒表面上的意義是:不要被色誘。我看並不衹是這麽簡單。“戒”字除了禁止之外,還有戒指的意思。那就是說,女色被戒指所折服的意思,意指王佳芝爲六尅拉戒指而動了眞情,導致全盤皆輸。除此之外,色戒還有更深的一層意思。色,是指顏色;戒,是戒掉惡習的戒。這裡的顏色,指的是共產黨的紅色,國民党的藍綠兩色。這些顏色,代表了不同的政治。戒掉這些顏色,也就是要消除政治划分的意思。李安這種政治訴求,必需從他近年來的經歷談起。把時間拔回到2005年,李安因“斷背山”奪取奧斯卡最佳導演,臺灣人歡欣鼓舞,他在領獎臺上致辭,並用中文向全世界的華人致意,表明了這是華人的勝利,華人的驕傲。然而,他的獲獎感言在大陸並沒能被播出,或者被低調處理了,而且《斷背山》也不能上演。一個響雷就這樣被悶住了。李安希望華人世界能夠分享他的成功,尤其是擁有14億人口的大陸。然而卻不能如願。這對於大陸的觀眾和李安來說,都是遺憾。李安跨越了中西難以跨越的文化障礙,卻無能跨越同根文化中的政治障礙。所以,李安深有感触,非常希望華人圈能夠撇開政治的分歧共同建設中華文化圈,共同發揮光彩。所以,李安以色戒爲名,或許也有抗議大陸對他的不公的意思。

女性時尙 

對於美女,每人都有不同的喜好。王佳芝這個藝術角色的誘惑力,是因爲那種三四十年代的半殖民地時期西化的上海女性所具有的兼有東方氣質和西方摩登的時尙風度,既有東方女性文化的矜持、又有西方女子的果斷獨立氣質。

東方的文化是大男子主義的,喜歡被動的女子,喜歡可憐吧吧等侍男人英雄去救的小妹妹。比如張藝謀的電影,從紅高梁到《十面埋伏》,從鞏麗到章子儀,哪個女角不是被動地活著,或者活在男人下面的?紅色革命電影裡的女子是例外,比如江姐,但是那些角色不具備性別的特征。在《色戒》的一開始,王佳芝也不例外地是個被動的角色。學生年代,她穿著學生裝,非常清純樸素,端莊的臉,天眞的眼神。在沙坔滾滾的男同學奔赴前線的時候,她是個弱女子,她沒有父母親的呵護,戰亂時期無助的清絕美女,當然會令人惋憐愛惜。然而,與以往的女子角色不同的是,李安給予了王佳芝果斷鎮定的性格,剛柔並濟。比如王佳芝第一次與易太太接觸時所表現出來的鎮定,把其他緊張的男同學比下去了。又比如,她在引易先生上鉤所表現出的睿智。這樣果敢的女孩的形象,更偏向於西方女性的特質,多見於六十年代以後的美國電影裡。

李安是在臺灣讀完高中,成年之後,才到美國的大學就讀電影專業的,正是這樣的經歷使他有意無意間成功地塑造出一個綜合了中西合壁的完美女子形象。如果是純綷的西方女性,比如沙朗斯通,麥當娜那樣的完全獨立自主的女性形象,是難以引起中國觀眾的心靈深處的共鳴的,純綷的東方女子形象,又會顯得太被動太平凡沒有惊奇。李安是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點。他讓王佳芝輪換著許多不同的角色:先是一個學生,清純;再到話劇演員的多姿彩;然後是一個香港商人的太太,著旗袍顯高貴;然後爲了正義把自己的第一次給了同學,既無知葬撞又充滿宿命感的小年輕;後來囬到上海,正式成爲女特務,穿上大衣;然後是情婦,暗送秋波;然後還客串一下歌女(唱天涯歌女);許多時候她是牔桌上的八卦婦,念叨些芝蔴小事;然後是階下仇,可憐的肉體接受拷問;最後是叛徒,出賣了同學。這麽多的身份,成功地展現不同的視覺造型,並給予演員很寬的表演空間來表現她在不同情況下的動人之處。

第二部分: 評《卧虎藏龙》

多層次的中華文化底蕴

這部影片揉合幾乎所有能夠揉合進去的中國文化元素。電影分成兩條情感線索,小龍和小虎這對小年輕的愛情,還有李幕白和秀蓮這對中年武林高手的感情糾結,這兩段感情均以悲劇告終。李安借用了中國的悲劇作品的典範《梁祝》的故事元素來增加這出戲的故事含量:小龍抵抗包辦婚姻,不喜歡父母把她許配給有錢的門當戶對的男子,她還女扮男妝出游,最後因爲男方的死而自殺。這些都暗指《梁祝》的情節。在視覺元素上,李安又借用了京劇的架構:比如,小龍在茶樓與各路英雄打斗的節奏,北景音樂是鼓點;形象各式的武師的出塲,都有個面對鏡頭的自我介紹;茶樓的方桌子,這些都是京劇的元素。這一幕借用京劇的樣式,增加了電影的娛樂性和層次感。電影有《梁祝》和京劇的模糊影子,但並不是明顯的借用,所以對觀眾來說,會有似曾熟悉但又不確定的感覺。李安電影中類似的借用是非常多的,中國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讓導演有很寬闊的借用空間,讓電影有豐富的層次,沉淀淀的。這裡所說的層次感,通俗來講,就是看上來好像有所暗指但又說不出爲什麽的那種感覺。有些觀眾覺得李安的片子有點“深”,看不太透,就是因爲電影有層次的美感。

臥虎藏龍指什麽

李安喜歡玩文字遊戲,臥虎藏龍含有多層的意思。直接的理解是這個成語的本義,指武功高強而深藏不露:玉面孤貍在玉府裡裝作是傭人,玉嬌龍裝作天眞卻暗記心訣終成高手,所以說是臥虎藏龍。第二個解讀是按字面來理解,虎是指羅小虎,龍是指玉嬌龍,指他們的愛情。第三層意思,是指內心的躁動與理性的矛盾掙扎,這一層意思主要指李幕白和秀蓮。李對小龍是有情意的,但道德上不允許,衹能深藏於心。所以他心中有條越軌的龍蠢蠢欲動。秀蓮對李的感情也是不能直白地表達,因爲她犧牲的前情人的關係,她衹能克制住“母老虎”的激情。

内心複雜的矛盾

電影故事的基本元素就是矛盾。而淺的影片,表現的是不同人之間的矛盾,如好人與壞人的矛盾,“深”一點的電影表現的是同一個人的心裡矛盾。分析《臥》片的矛盾是很有趣味性的。小龍是最矛盾的一個角色,她既偷了劍,後又歸還;既與秀蓮結為姐妹,又反目成仇;既與羅小虎相愛,又想離開他;既作為碧眼狐狸的弟子,又是她的敵人,隱藏心訣。她是處於是非好壞之間的無法定義的矛盾結合體。李幕白和秀蓮也很明顯地存在內心的矛盾。這些矛盾都是人的本性,人生本來就是矛盾的。李安的出色之處在於能夠將這些矛盾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電影很耐看。

李安也是矛盾的,他既想拍一部文藝的影片,又同時想擁有大眾化的吸引力,(安插了陳詞濫調);既想拍一部非常中國化的電影,又想擁有西方觀眾,結果是西方人認為是一部中國化的西片,中國人認為是一部西化的中國片;既想反映出中國的傳統社會中的男權主義,又體現西方的女性主義。

武打表现形式的創新

《臥》片其實是文戲,而不是武戲。武打塲面並不是追求動作的漂亮洒脫,而是追求一種文藝作品的眞實。也就是說,武打塲面拍得很文學。香港武打片已經成爲公認的業界標準,李安則推陳出新。他起用了香港武打設計的高手袁和平,在此基礎上,他翻新了武打片的樣式。這種創新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 連貫鏡頭拍攝(long take),少剪辑。這是與於其他香港的武打片的最大不同。幾乎所有的香港武打片,比如《黃飛鴻》,多用頻繁的剪辑將局部的動作及表情通過蒙太奇(montage)的方式結合起來,從而表現連貫動作。《臥》片的連貫拍攝手法,要比蒙太奇難得多。連貫鏡頭意味著你必需把全套動作做好,而隨著動作的移動而將鏡頭移動到最合適的拍攝角度,這都很不容易。連貫拍攝的好處就是看上去更加逼眞。此外,爲了逼眞,李安選擇不用慢動作。

第二、武打與環境交融。電影色調很別致。月光下,玉府小姐和秀蓮城門下的打斗,文學色彩很濃,突破了以往武俠片月黑風高的氣氛。竹林的一幕又是醒目的綠色,詩意同樣很濃,文與武結合在一起。第三、打斗的動作接近運動項目的武術比賽和武術表演;突破了以往武俠片京劇式的武打。第四、輕功的表現形式是比較有爭議的,但不管怎說是很獨特的,是新的嘗試,演繹出“飛檐走壁、玉樹臨風”等成語。

李安曾在他的自傳書中提到他對中國武俠的深刻理解。他曾很認眞地去研究武術哲學。這種認眞的態度成就了這些武術元素的突破。《臥》片的價值,在於對中華古老的武術文化的準確再現。從純綷的娛樂眼光看,《臥》片不及吳宇森,從中華文化之再現的角度,《臥》片擁有很高的現實價值和學術價值。

電影的不足:雅俗不能共賞

陳詞濫調。比如李幕白臨死前與秀蓮的對白,像是30年代好萊塢浪漫電影的老掉牙對白。羅小虎告訴小龍一個故事,說心誠則靈。這故事的內涵無非就是:你要有夢想,真心地追求,夢想就會實現。這也是非常俗氣的電影對白。還有小龍面對著慢步出現的李幕白說,你要劍還是要我。這些都生硬得很搞笑。李安這樣的安排,是爲了同時取悅中國觀眾和外國觀眾,方便理解。 另外,片中的華語語言大雜會,有香港式國語,北京語,臺灣調,還有楊紫瓊生硬馬來國語,讓聼覺受罪。

整合全球華人藝術力量

《臥》片的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特點,集合全球華人的藝術力量,讓中國電影製作全球化,開創了中國電影的先河。(之後才有了張藝謀等的跟進)演員來自不同的華人圈子。香港的大哥大周潤發、馬來西亞出身的楊紫瓊、臺灣的張震、大陸的章子怡,演奏是臺灣美籍的大提琴家馬友友,《月光愛人》由李玟演唱(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她出盡了風頭),編劇也是美國的華人作家。李安的團隊裡,制片人是美國人。正是李安的號召力,招徠了全球的華人文化精英。這一班人馬陣容鼎盛,是中國文化的成功整合。這種整合是很合理的,不是僅僅爲了國際化而國際化。《臥》片是華語片史上最有水準的一部大片。雖然這部片沒有爲李安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但我認爲這部片是他在2005獲得最佳導演的眞正原因。2001年確實有著更好的人選,但到了2005年,借著李的《斷背山》,奧斯卡才把早就應該屬於李的獎項頒發給了他。

第三部分: 李安導演的風格

李安導演最傑出的地方,也是他有別於許多其他國際知名導演的地方,就是他能夠導演出不同類型的電影。他早期的電影,如《推手》、《衣食男女》多爲倫理片,《理性與感性》是英國文學片,《臥》屬於武俠片,《綠巨人》是科幻片,《冰風暴》是劇情片,《斷背山》是同志電影,《色戒》是懸疑情愛片。李安能夠拍不同的類型電影,這是一般導演做不來的。比如斯皮爾博格,拍來拍去都是科幻片,近期的《功夫熊貓》也是幻想片。20年代中期的Hitchcock,拍的全部是懸疑片。成龍的電影,都是武打片,有所不同的是,喜劇成份的多少而已。周星馳的電影都是搞笑片。李安的多樣性與體制有關,並不是說李安就比斯皮爾博格強。李安因爲有華人背景,有強大的華人文化作爲其後盾,又很熟悉國際電影的風格,於是他擁有更加開闊的空間。

雖然李安在約十五年來拍的片子跨越了許多類型,但從電影學的導演風格分析角度來看,每個導演都有其統一的哲學價值觀。不管電影的內容甚至是類型有多麽不同,這種價值觀是基本上不變的。在這裡我想試著透過李安的不同的影片,來分析一下李安種銀幕下的哲學觀。

最終結局

情愛雙方總有一方要死去,留下無窮盡的遺憾。《臥》片中李幕白死了,讓透蓮感到十分痛苦;更加傷懷的是,小龍也跳崖了。小虎站在高高的如仙景一般的山上, 目 視著愛侶輕盈地下墜。這個鏡頭是全片中時間最長的鏡頭,與大提琴的悲傷樂調一樣綿長,沒有休止,好下墜是永遠不停止,意味著無窮無盡的遺憾。《臥》片的結 尾是我最喜歡的電影結尾,也是《臥》片在好萊塢備受好評的一個原因。

《斷背山》也一樣,同性戀人的一方意外地死了。這個突然的消息不是親眼所見,而是主角從電話裡聼來的,這讓毫無準備的觀眾的情感一下子跌到谷底。當主角來到他的戀人的家裡慰問死者的父母時,他看到了死者所珍藏的襯衣,空白的音樂背景讓這種悲傷最大化,讓倜倀浸滿觀眾的心靈。

《色戒》是以王佳芝的死作爲結尾。處決前的那個黑洞洞的深溝,深不見底,黑得可怕,牠將把所有的愛恨情仇深埋了。而遺憾,如那深溝一樣綿長,觀眾的心,同樣地被拉入到黑暗和寒冷的深處,讓人久久不能釋懷。

這種處理,是一種“悲”的結局。在我看來,在李安的世界觀裡,存在著其父輩國民黨將領種失去大陸的那種悲,那種無可撫囬的失去的感受。這種“悲”是漫長的,是臺灣光復後的文化基調。從《悲情城市》所描述的二二八事件,到退出聯合國成爲亞細亞孤儿,臺灣文化的悲傷風格,在李安身上打下了烙印。但是,李安的這種悲,並不是整個片子的基調。“悲”衹出現在片尾,李安可能是喜歡用“悲”的情感來洗湯涮自己的心靈,而不是要表現整個人生的慘淡;相反,漂亮的畫面,如上海的外景,美麗的美國西部,青翠的竹林,等等,都反映了一種享受生命的態度。

理性與感性的兩難訣擇

總是追求自由自我總與現實矛盾的內心兩難訣擇,歸根到底,這就是“色”與“戒”,“理性”與“感性”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反映了李安的生命哲學。年輕的小龍,嚮往江湖的自由,隨心所欲,愛了小虎卻又心比天高,她是“色”;透蓮和李莫白彼此暗戀著,卻因爲情義的關係不能相愛,這是“戒”。秀蓮與小龍在鏢局裡的打斗,是“色”與“戒”的對壘,是人的內心斗爭的視覺體現。李莫白與小龍的曖昧關係,更讓“色”與“戒”糾纏在一起,變得更加複雜。王佳芝為了殺漢奸的愛國行為而當女間諜,甚至甘心把生命的第一次獻給了嫖過妓的同學,這些行爲,是因爲她的“理性”。然而,她最終在鉆石面前軟了心腸,動了眞情,從而導致全盤皆輸的局面,那是“感性”。她絕大部分時間是理性的,衹是最後讓“感性”占了上風,就那一次,連累到她的性命,以及其他同學的性命。在《理性與感性》中,姐姐是個很懂得社交及節制的上層婦女,妹妹則是個我行我素,爲了愛而不顧一切的人。片中的情節,都是圍繞著這對照明顯的不同性格來展開的。片中人的命運,也與這種理性和感性交織在一起,形成很大的張力。那個姐姐的角色,與秀蓮很相似。那個妹姝,則與小龍相似。所以,有人說《臥》片是《理性和感性》的中文版。雖然故事架構不同,但是所表達的情感是極爲相似的。《斷背山》也很明顯地表現出“色”與“戒”的矛盾,這兩個小伙子相愛,在林子裡做愛,那是“色”;當他們囬到了現實生活,面臨社會對同性戀的歧視的時候,他們不得不“戒”。有一方最終“戒”不住了,於是結局就是死。

李安作爲中國人,對於“戒”方面是很有體會的。儒家注重集體主義,犧牲自我的利益使別人過得更好,在情愛的表達方面注重含蓄。這些文化背景使李安有別於西方的導演。李安非常善長拍克制自己情感的戲,所謂西方的導演一般來說更擅長於直接的情感表達。比如在《理性與感性》裡,姐姐暗戀著愛德華,但她從不流露情感,因爲維多利亞時代婦女的家庭責任以及爲了顧全大局的社會性格,需要她保持一個堅強獨立的形象。她一直堅持著,直到電影的最後,她以爲失去的愛情又重新囬來時,她終於無法再控制住“理性”而痛哭,非常地震憾。這震憾來自於克制的釋放。李安電影的張力,許多時候來自於這種克制,而不是好萊塢式的直接。西方的導演更重於“色”的表達。色是感性的,是個體主義的。身處美國多年的李安,對於國際上的色的表達,有很多的了解。所以,他可以拿挰西方的“色”與東方的“戒”的矛盾。這種“理性”與“感性”的關係,在李安的電影裡無處不在的:比如《臥虎藏龍》的“虎”與“龍”,即是“色”,而“臥”與“藏”,即是“戒”,所以,“臥虎藏龍”籠統地說,是指人內心的感情與理性的矛盾斗爭。

中西結合的審美體係

李安在自傳中稱自己從小與女孩堆裡長大,所以,他的視覺包含了女性的細膩,甚至可以說有些女性化。他的幾部大片都以女性爲主角,如《理性與感性》,《臥虎藏龍》和《色戒》都如此,而《斷背山》雖是關於兩個男同性戀者,但他們內心情感及表達方式,其實是很女人化。關於女性文化,東方與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別。東方女性偏重於嫻慧,西方女性偏重於獨立的個性。李安在刻畫女性時,喜歡讓這些東西方的女性文化跨越性地結合。《卧虎藏龙》中玉姣龙,自然是東方女性的美貌,但她性格反叛:从偷剑、逃婚、私奔、到江湖上的胡作非为,絕非東方女性的典型。典型的東方女性之美,可以從與張藝謀影片裡看到,如《菊豆》《紅高梁》。小龍則不同。她的思维方式及行爲方式有西方妇女解放的影子。《臥虎藏龍》最有象徵意義的一個片段,就是玉姣龙初次出走后在酒馆里教训一班武师。這些武師清一式的男性,這塲打斗於是可以理解爲性別的對立。此外,有關小龍的其他一些情節,參照了好萊塢婦女解放的名片《Thelma And Louise》。比如,小龍自由行走江湖,與《Thelma》片中的两个女主角自由地駕車漫游美國相似;小龍教訓了男性武師,Thelma和她的夥伴Louise公然地惩罚男性货车司机和警察;而在影片的最後,Thelma 和Louise为了摆脱男性警察的追捕,开车纵身投入深深的大崃谷,这与片末玉姣龙从高山上纵身下跳自杀的一幕,也有不謀而合之处。

…… 未完待续

东东
2008年9月於多倫多

 

罪惡的詩篇——蝙蝠俠之黑騎士影片解構

這是一部對罪惡進行史詩式鋪陳的電影。陰暗和邪惡籠罩著整部影片的始終。蝙蝠俠在這部電影裏的對手是一個邪惡的犯罪分子小醜。小醜制造了各種罪惡,讓戈登 城陷入混亂,蝙蝠俠最終將其制服。這部電影廣受好評,原因當然不是好人與壞人對決的千篇一律的故事脈絡,而是反角塑造的成功。小醜的罪惡靈魂很有震撼力, 是因爲他在心理上拷問著我們心中的惡。

爲什麽說小醜是更高級別的罪犯,他的邪惡更甚人一等?

小醜與慣常的罪犯不同,他沒有慣犯的邏辑。小醜策劃打劫銀行,事成之後,卻令手下互相殘殺。劫銀行,他不是爲了錢;他一把火將一大堆鈔票燒掉。小醜要的是更大的、沒有底限的罪惡:他要把一個有秩序的社會變成他所說的一種純粹的“無政府主義”社會。無政府主義(anarchy)這個單詞,源自希臘語,指沒有法律約束的極端社會形態。在這種形態下,人擁有絕對的自由,完全可以胡作非爲。現代語境中無政府主義衹是指非政府性的自我管理,與本義不同。小醜所要的無政府主義,當然是指本義。因爲沒有任何法律和道德約束,於是罪惡就沒有了底線。小醜就是要製造這種混亂的沒有人性的無序狀態。在這種無政府主義下,你不殺人,就被別人所殺,於是,求生的欲望把人的內心一切罪惡都釋放出來。小醜的邪惡,就是要把人的惡的一面迫出來,把好人都變成惡人。舉個電影中的例子,小醜通過電視節目發布消息說,他要人們殺死某個人,否則小醜將炸毀醫院。於是普通人就追殺那個人。在另一個例子中,小醜將兩艘渡船裝滿炸藥,遙控器交差交給了對方,並告知兩方,在十二點前,誰先按下遙控,炸死對方,誰就能保住自己的生命。人性的善惡,在求生本能面前就體現出來了。這就是小醜的目的和犯罪動機,製造一個人們互相殘殺的罪惡城市。

小醜作惡拍得很藝術化,爲什麽呢?

小醜是個變態的惡魔,但電影對他的藝術表現手段卻並不是醜化。比如,小醜在越獄後將頭探出警車外的特寫鏡頭,配上慢動作和靜止的音樂,他的作惡行爲被藝術化了。小醜,就像是個行爲藝術家,他在製造罪惡,又同時又在享受藝術的自由。絕對的醜化的惡,不會引起我們的恐懼,因爲我們相信那絕不是我們。但是,導演抓住了我們的心裡,知道我們心中總有善與惡的一面。揚惡抑善,藝術化的罪惡畫面讓我們感受到自身惡的一面在蠢蠢欲動。小醜就是一面鏡子,他的惡,是有誘惑力的,是藏在我們心底裡面的。小醜讓我們懷疑自己能否掩蓋住心中的惡,懷疑自己會哪一天突然釋放出心中的罪惡。這美化的罪惡,比醜化的罪惡更讓人害怕!

黑騎士與白騎士有什麽區別是?爲什麽蝙蝠俠是黑騎士?

騎士,就是指爲民除害的英雄。白騎士是指DENT,他衣冠楚楚,是政府的一員。他公開地與犯罪分子宣戰,通過法律懲治罪犯。他是個正義的化身,在民衆的視線中,是一個絕對的正面英雄。蝙蝠俠自然是個英雄,但他是黑騎士。他雖然申張正義,懲治惡人,但他的英雄行徑卻在黑夜裡進行的,有點不光彩。他在對付罪犯的過程中,使用違法越軌的手段,比如:他嚴刑逼供小醜,要求監視所有市民的電話係統。這些都爲法律所不容許的,所以,在政府眼中,蝙蝠俠是一個無視法律存在的違法分子。

再者,蝙蝠俠小時候目睹雙親死於罪犯手裡,於是發誓要制止所有的罪犯。長大後,他固執地執行著這個誓言,將自我的意志放在法律之上。他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建立的是一個沒有罪犯的社會秩序。有的心理學家甚至認爲他是一個社會法西斯分子(Social Fascist),因爲他要建立的社會秩序是極端的形態,完全出於一種個人自我意志,而不是民主思想。

爲什麽蝙蝠俠游離於法律之外?

這其實是一個經典的哲學命題:法律和道德之間存在著一個灰色地帶,或者說法律和正義並不是完全的交集,在一些情況下是兩者是自相矛盾的。舉個例子:在一個小鎮裡,一個父親在深夜裡發現兒子得了急病快死了,街道對面的藥店裡有急救的藥,但是藥店已關門了。因爲地處避遠,救護車抵達時,孩子怕沒救了。於是,這位父親決定非法闖進藥店,取走了藥,並救活了他的兒子。這位父親這樣從道德講是合理的,但從法律上講卻是不合法的。這就是法律與道德的矛盾。同樣的道理,蝙蝠俠爲了完成懲惡除凶的任務,往往就需要跨越法律的界限。許多情形下,如果他遵守法律,那麽他就不能夠更有效地懲戒罪犯了。舉個電影裡的例子,弋登警官(Gordon)代表的是官方的秩序維護者,他不可能犯法地去捉拿罪犯,於是他利用蝙蝠俠去做那麽他不可能做的事情。他叫蝙蝠俠去香港捉拿洗錢的人,並將他帶囬高登城。弋登的身份不能這樣做,因爲那觸犯了引渡的“法律”,衹有通過蝙蝠這黑騎士的身份才能把事情辦到。於是,蝙蝠俠半夜從飛機上空降至摩天樓上,把人綁走,再由飛機帶囬高登城,來去無形,游離於國際法律之外。蝙蝠俠可以說是“以暴制暴”。

法律內外合作,是打擊罪犯最有效的方法,於是有了弋登和蝙蝠俠的合作。所上面所請,弋登警官通過蝙蝠俠去越軌執拿罪犯;反過來,蝙蝠俠也需要弋登。蝙蝠俠雖然捉拿了許多的惡人,然而他卻沒有司法權,也不能殺死他們,衹能將罪犯交給弋登處理,讓法律來處理這些罪犯。所以,他們之關的關係,是一種互補的最佳拍擋。

爲什麽說小醜與蝙蝠俠既成對照又相似?

小醜與蝙蝠俠其是一對兒的,可以說小醜是蝙蝠俠的惡的一面。他們在一些方面是相似的:他們都戴著面具,都在夜裡行動,都通過恐嚇來達到目的(蝙蝠俠就是通過蝙蝠這個黑色的怪物形象來達到威懼罪犯的作用的),他們都使用了暴力,他們同樣是無政府主義者。上面提到小醜想建立一個無人性的混亂的極端社會,而蝙蝠俠也有一個極端的社會理想,他要建立一個完全沒有罪犯的社會,實現理想的秩序,爲此而無視法律,這也是無政府主義的另一個極端。爲此,小醜對蝙蝠俠說,我們在[人們]眼中都是怪物瘋子(We are both freak.)。當然,蝙蝠俠和小醜是正反兩方,他們的動機是完全相反的:一個是爲了懲惡除兇以覆行誓言,另一個是爲了製造社會混亂來取得變態的快樂。

爲什麽蝙蝠俠不把小醜撞死?

電影裡有這麽一幕,小醜則站在路中間,蝙蝠俠開著蝙蝠機車,開足馬力朝他撞過去。但在快撞上去的最後關頭,蝙蝠俠扭轉了車頭,避開了小醜,結果把車翻人倒,把自己撞了個半死。小醜是蝙蝠俠不共戴天的敵人,他殺害了蝙蝠俠的女友,但爲什麽蝙蝠俠有機會報仇雪恨,但就是下不了手呢?電影雖然沒有說明,但這裡涉及一種哲學,稱爲deontology(義務論)。根據這一哲學,評斷人的行爲之是非對錯,根據的是行爲本身,而不是行爲的內裡邏辑。比如說,士兵接受上級的命令,向平民開槍。士兵有沒有罪?根據這一哲學,有罪。因爲行爲的本身就是殺人,不管其動機是奉上級之命或是自願的,那都改變不了殺人的事實。蝙蝠俠固執地奉行著這一哲學,從不殺人。殺壞人,也是殺人。殺了人,他就與殺他父母的罪犯沒有區別了。

蝙蝠俠戰勝了小醜了嗎?

小醜了解蝙蝠俠的弱點,而且看透人性的惡,所以他的計劃都很成功。小醜通過把戲,讓人們遷怒於蝙蝠俠,因爲蝙蝠俠不肯公開自己的身份而使五個人失卻了無辜的生命;而警察也不相信蝙蝠俠,放警犬追趕他。蝙蝠俠作爲英雄,卻沒能拯救自己的女友Rachel,眼睜睜看著她死於小醜手下;而白騎士,雖然被蝙蝠俠所救,但卻被小醜弄成雙面人。蝙蝠俠是個失敗者。小醜說喜歡蝙蝠俠,因爲有他會更好玩。蝙蝠俠在小醜的面前,總是處於下風。即使蝙蝠俠拿住小丑進行審問也是失敗的,小醜將蝙蝠俠的拳腳當成是性虐侍的快感。(蝙蝠俠有個不好的傳聞:同性戀者,特別是他與羅賓的關係)蝙蝠俠爲了消滅高登城的罪犯問題,四處捉拿罪犯。城裡的罪犯力量被削減了,才讓小醜能夠乘虛而入,控制了黑幫,把高登城搞得更加可怕。蝙蝠俠就是這樣的一個失敗者,想做好事,結果都沒有好結局。在影片的最後,小醜失算了,人性並沒有完全的淪落,兩艘船上人誰都沒有按下炸彈的遙控器,蝙蝠俠才算有一點點的成就。

影片中有一句話很值得囬味:如果英雄死了,他將永遠是英雄,如果英雄活得長久,他總有一天會變成了壞蛋 (You either die as a hero, or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a villain.)這是說白騎士的蛻變,同時也是蝙蝠俠的寫照,也是現實歷史中不少人的寫照。

東東

2008年9月28日

战争只有细节,没有是非-- 《折弹专家》

《折弹专家》获得奥斯卡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电影成功地找到了电影的艺术虚构与内容真实性的平衡点。也就是说,电影表现了真实战争的心理感受,美国老兵看后称赞电影所描绘的大部分战争细节是非常准确的;同时,电影又能够合理地艺术化,使其符合观感心理。完全的写实拍摄会让观众觉得无趣味,完全的艺术化又会让人们觉得是在虚构。为了达到两者的平衡,这部电影突破了好莱坞影片惯常的模式。

好莱坞商业片的一个模式,就是留下悬念,埋下伏笔。也就是说,在情节演进的过程中,前面的情节要特意为后者留下点线索,让人大概预计故事会往哪个方向发展。比如,导演会选用一个看似多余的特写,或者在对话中穿插进一些关键字眼,将你的注意力放在这些多余的东西上,你就会去想,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肯定与这些东西有关。这就把电影的情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电影紧凑而且逻辑分明。在《折弹专家》这部电影里,没有设置这些伏笔。电影自始至终,都让观众完全不知道情节将往哪里发展。这不正是战争给人的真正感受吗?战争中的士兵,是没有线索可以预知哪一天就会突然碰到自制炸弹而死亡。

好莱坞商业电影很注重节奏。比如说,电影上一个场景是紧张的马路飞车追逐,下一个场景往往就是一小段轻松的幽默或者不太紧张的情景。这样做是为了让观众喘息,然后再进入下一个紧张的场面。这些电影情节反复调动着观众的情绪起伏,直到电影的高潮才结束。但是,在《折弹专家》里,导演故意不安排这些起伏。电影的开始和结束都一样的紧张,中间部分更没有给你喘息的机会:炸弹,随时都可能会爆炸,拆弹的人随时都会命归西天,让人感到窒息。导演这样安排,让观众感受战争那持续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紧张气息。

好莱坞战争商业片喜欢造英雄,进而或歌颂或反思战争的价值。这部电影则不然,它并不把立论放得那么高,它只专注于做好一件事情:把折弹的物理的和心理的细节表现出来。影片只有细节,没有全景。普遍的战争片子,既有前线士兵,又有后方的政府,既有我方,又有敌方。这样是全景式的铺阵,而这部电影则故意不这样做。全景式的战争片既有娱乐性又似乎有一种思想深度,让观众对战争进行全方位的深层思考。但是,《折弹专家》没有这种故作深沉的思考,它并不引导价值判断。它只是将观众放到一个非常详细的战争细节里。如果普遍的战争片给你的是一整幅地图,让你进行战略的思考;这部电影就给你的是一个放大镜,让你看清楚地图的一个小角落,但不让你看整幅地图。只专注于细节这种特点或许是女性导演独有的视觉吧。这个视觉很特别,不落俗套。

《折弹专家》采用平白的摄影方式,全部采用手持的摄影,而且很少采用音乐渲染气氛,电影的背景声音大部分是战场的声响。这些特点,给人一种不加雕琢的感觉,增加了逼真感。这种写实主义风格可能会令观众觉得有点闷,但这并不影响影片的艺术性,影片的艺术价值在于那些非常细致的战争细节,给人耳目一新。

不足之处:故事有个别失真的地方。比如说,有些美国老兵指出,根据美军的惯例,不可能让三个士兵这样单薄的力量去一个小巷子里面持行任务的。再者,手持的拍摄方式使画面晃来晃去,让眼睁看了很不舒服。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其中有一个政治原因:奥斯卡需要把奖项发给女性导演,以显示奥斯卡的多元包容能力,此前从末有女性获得此奖。如果拿开这个政治原因,这部小制作的B级电影还能否获奖,那就很难说了。

 东

2010年4月

全球化背景下的無厘頭印度功夫電影

如果你喜歡印度寶萊塢電影的歌舞(BOLLYWOOD),喜歡時尙,喜歡喜劇,那麽,這部電影或許會適合你—— 《月光集市到中國》(Chandni Chowk to China)。這是一部惡搞中印美文化的無厘頭電影,簡單地說,這是一部印度明星的中國功夫片,也是一部印度美女的中國時裝之旅。雖然製作粗糙,但其創意值得讚賞,不失爲打破文化蕃蘺的一次嘗試。

電影把印度寶萊塢舞蹈搬到中國的長城和紫禁城來,換上中國古代的、現代的服裝,跳著印度的歌舞。舞蹈當然非常的艷麗好看。女主角是22歲的Deepika Padukone,非常美艷,她的歌舞是電影的一大看點。她的舉手投足,美麗的肌膚,說話時嘴唇的位移、明亮眼睛眨巴著睫毛,順滑的臉型,估計能迷倒許多中國觀眾。好萊塢是很難找到這麽漂亮性感的,難怪寶萊塢的市塲份額要比好萊塢高。她既演劉家輝演的壞人的手下,又同時演好人、她的孿生姐妹,一個印度廣告明星。我最喜歡她那身冷艷的打手的裝扮,時而黑色的皮革包裹著綻放的身體,時而又著大紅露背晚禮服,喜歡她的劉海發型下大大的眼睛,白乎乎的臉,非常美艷。印度時尚與中國的視覺文化合壁,她的舞蹈視覺效果美不勝收。她著唐裝,與一班宮廷舞女在宮殿裡楘擺腰肢,動作性感燎人;然後又著旗袍,搖紙扇,在舊上海的街道上,與一班著黑禮服黑帽子的上海黑幫跳銷魂舞;鏡頭一轉,她在今天的上海科技舘前面,著牛仔短裙,與年輕人一起跳HIP-HOP。寶萊塢舞蹈的特色,就是可以任由想像而不需考慮情節的需要,自由地跨越時間地點朝代國界,天馬行空。目的衹有一個:視覺上的愉悅,聼覺上的享受,性覺上的騷動。

 故事情節很簡單,就是一個印度窮小子錯被當成中國英雄轉世被中國的村民請囬到中國來對付一個大壞人並最終練就一身硬功夫的敗了不可一世的壞人。這樣的情節包含了印度片及功夫片的經典故事架構。印度片的經典情節,就是窮人取得成功,實現夢想。中國功夫片,從《少林寺》到《軇雕英雄傳》到《功夫熊貓》,都是小年輕學會了蓋世功夫。這部電影還加入了西方007電影的模式,正反兩個女角,高科技武器——大紅雨傘。還有美國西部片的一對一對決塲面。這樣,印中西三個電影文化中最具娛樂性的元素被故意地湊合到一起,形成特有的喜劇效果,更是對於後現代主義的一種盛大的正面體驗,是一首對文化視覺大雜絵的全球化頌歌。電影結局的歌舞更加地肆無忌憚地將各種視覺元素合在一起:有KILL BILL的劍術,印度影星仿阿姆(EMINEM)的說唱,中國的大紅刺繡背景,以及印度大美女的T型臺的漫步,百老匯式的舞步……後現代的自由無邏辑性。

這部電影當然是典型的糖水片,導演想把什麽東西都拍得很美,想討好觀眾。作爲糖水欣賞,倒也有其價值。但電影的問題是很多的。電影沒有實質內容,人物性格平白模式化。美女雖美,但就是無法和她拉近距離,怎麽看都衹是一個花瓶,很不眞實。

 這部電影提起了一個有趣的話題:全球化體係下的多文化融合。以往的融合,多是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如中西之間,中印之間。但這電影提供了一個新的融合點,在中印這兩大發展中國家之間。這是很有新意的。然而,印度的娛樂性文化的一面,是否具備像好萊塢一樣的包容力?顯然,印度的文化產業還不如好萊塢。再者,中國觀眾是否能認可中國文化的國際化想像呢?看完電影後,我的印度朋友問我,這部電影在中國大陸會受歡迎嗎?我想應該不會。印度極想擴大寶萊塢的影響,在看到好萊塢及韓國向中國輸出大量的文化產品之後,當然想打入中國這個龐大的潛在市塲。但他們對中國的想像是非常離奇,很不符合實際。影片中的中國功夫很不地道,亂七八糟的,做印度面包的功夫,怎麽看也不像中國功夫。中國的武打塲面多來自京劇的形式,花拳秀腿。而印度的武打,就是不“秀”,打得不干脆。再說,一個切菜的印度小鱉三怎麽有可能把劉家輝這個洪拳高手給打敗了呢?但是,作爲一種破格的嘗試,倒是值得鼓勵的,希望能看到更多的跨文化的電影。

2009-1-16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