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醫療制度與中產階級的危機

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美國的醫療制度常常被人詬病。高昂的費用,問題多多的醫療保險。美國著名紀錄片導演Michael Moore制作和導演電影SICKO(2007),詳細地分析了美國的醫療體係的弊端,被捧爲經典。影片將美國與幾個醫療制度健全的國家相比,包括加拿大、英國、法國和古巴,然後警告普通的美國人,美國的醫療制度的缺陷有可能讓你的中產家庭傾家蕩產。

美國本來也是一個福利國家,國民享有公費醫療。但是,政府從1973年開始實施了HMO法案,把醫療體係商業化。原因比較複雜,一是害怕免費的社會福利會讓國家走向共產主義,另一方面是爲了減少國家負擔,拯救石油危機後的經濟不景氣。在商業化後的醫療體係中,美國人必需買醫療保險來治病。但從電影所分析的個案來看,這種以贏利爲目的的體係問題很嚴重。醫保公司爲了最大化其利澗,想盡辦法拒絕付保費,結果一些人因此而失去了治療的機會,甚至失去了本來不應失去的生命。在這係統中,醫保公司對於保險賠償的申請是根據醫生的評估來決定的。然而,不少醫生在經濟利益上與醫保公司是相關聯的,所以,本來有理由得到醫保費的病人,醫生卻不給予他們證明,所以病人無法從醫保公司拿到賠償。即使醫生找不到理由來拒絕病人的證明,醫保公司還可以通過熟悉法律的專職人員找出病人以往的病史,並從中找到一些破綻,來證明這些病人違反了醫保合約。這樣,醫保公司就不用花錢了。這樣的體係,眞的難以想像發生在今天的美國。

美國人往往會詬病加拿大的公費醫療制度,認爲非商業化的醫療效率低,而實際上,美國的商業性醫療係統確實是有技術及資金的優勢。但影片認爲加拿大並不像美國人所想像的,經常需要排長隊等待就醫。加拿大、英國、香港等受英聯邦影響的國家或者地區,都采用了公費醫療。英國的公費醫療始於二戰後的重建,當時英國非常窮:人民沒有足夠的食物,許多生活必需品的供應都是供給制。在這個特殊時期,政府控制了人民生活的許多方面,這樣,寧可人人挨餓,也不要有人飽食,有人餓死。在這種背景下,英國開始實施完全免費的醫療制度,並延續至今。英國的制度比加拿大好。在加拿大,雖然看醫生免付費,但藥費也是得自己付,除非有顧主爲你買藥品保險。在英國,不管你買處方藥,你都衹需付6.99英磅,相當於10美元。(電影所說的時間是2006以前)甚至,上醫院還可以報銷出租車車費。這樣的服務,是對全部公民開放的。

Michael Moore認爲更好的醫療制度在法國。法國也是全免費的醫療體係,除此之外,還有免費的24小時醫生上門服務熱線。如果你生小孩,國家會根據需要給你派保姆,幫你帶小孩,甚至洗衣服。這些服務是免費的。國家還規定了上班人員在一年內應擁有五週的假期,如果有病的話,在病假期間可以拿到全額的工資。對於前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國家支付醫療費用,但往往是醫療服務水平低下,設備技術比較落後。現存的社會主義國家中,衹有古巴的免費醫癤系統健全,醫癤水平相對較高,而且是完全免費的,而且藥品很便宜。Michael Moore很諷刺地呼籲美國人移民到古巴去。

美國的醫療制度可以造成家庭的不幸。電影講述一件眞人眞事:有這樣的一對美國夫婦,本來是中產階級,女的是報社編辑,男的也是專業人士,收入不菲,養育了六個子女。後來,男的得了心臟病,入院治療;不久,他又第二次住進了醫院,第三次他又犯病的時候,醫保公司宣布他不能再享受保險了,因爲他超過了醫保的上限。女的後來得了乳癌,因爲醫癤費用高企,他們破產了。他們賣掉了大房子,衹能暫時住進其女兒的地下室,其已成年的子女,對他們的到來不是很歡迎。這對不幸的老夫婦,衹能像做錯事的小孩一樣向他的子女道歉。

這個事例可以看出美國社會不人性化的一面。赤祼祼的金錢關係,受害者是中產階級。這部電影針對的是美國,但也影射了沿用醫保制度的其他國家,因爲美國的醫療保險的問題是世界性的。在美國發生的事情,也會在其他很多地方發生。這確實是生活在沒有公費醫療的國度中的中產階級所應擔心的事情。沒有醫療保障,隨著醫療的商業化以及費用的不斷提昇,中產家庭辛苦得來的生活擋次,會因爲一夜之間的大病而蕩然無存。發展中國家面臨著環境破壞,食物污染,緊張的工作節奏,不合格的醫生的等等問題,威脇著國民的身體健康。這些因素,會隨時間增長以及年齡增長而變得越來越嚴重。

小年輕

2008年8月30日